• 0537-4442222
  • 孔府制药荆防颗粒、生脉饮入选《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2022-04-08 10:39

    2022年3月5日,《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正式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网络首发。



    共识背景:

    共识由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总结抗疫临床医师和患者用药经验,结合部分中成药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治疗 COVID-19 中成药的特别审批,由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委会主委孙增涛教授和林江涛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主委张洪春教授共同担任组长,制定了《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共识全面阐释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优势价值。

    疾病特点:

    COVID-19 具有强烈传染性和致病性,属中医学“疫”病范畴,根据病因、发病特点,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候要素分析,其病理性质为“湿、热、毒、虚、瘀”,基本病机为疫毒外侵,肺经受邪,邪毒伤正,正气亏损。

    根据 COVID-19 的临床表现,核心病机在湿和毒,但又有夹寒、夹热,邪入营血、或伤阳气、或伤阴液等不同转归,主要病位在肺、脾,重症则累及心、肝、肾等。

    COVID-19 临床分型:

    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症型)和恢复期。

    COVID-19 中成药治疗推荐:

    共识中,在轻症和疾病恢复期,孔府制药荆防颗粒、生脉饮2个中成药均被纳入推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用药选择,多方面指导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的使用中成药。

    轻型:轻型患者病势轻浅而正气未虚,中药治疗以透解为主,祛毒排疫。

    治法:清热化湿透邪,使邪从表解,防止入里。



    荆防颗粒


    荆防颗粒组方来源于大师级经典名方“荆防败毒散”,其首载于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中,为一融合三朝医家经验之精华,历经近五百年流传验证的经典名方。方中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与古方药味及配比均保持一致,是荆防败毒散的经典重现。《本草正义》评价该方为“四时感冒之神剂”,《古今医统大全》称其为“瘟疫通治剂”。

    可见该方,在我国古代即是有名的治疗瘟疫奇方,因其疗效确切,历代医家对其非常认可。


    方中荆芥辛微温而发散,善散风解表;防风辛散甘缓微温,为治风通用药,善祛风胜湿、发表止痛。二者相须为用药力更强,治外感风寒或兼湿邪者功著,故为君药。羌活辛温苦燥,主入膀胱经,善除在上在表之风寒湿邪;独活辛散苦燥,主入肾经,主散在里在下之风寒湿邪;两药相合,既解表散寒,又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川芎辛温行散,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药合用,助君药散风寒、祛风湿、止痹痛,故为臣药。

    柴胡苦泄辛散微寒,善解表退热;前胡辛散苦泄微寒,善疏风宣肺;桔梗辛散苦泄而平,善开宣肺气、祛痰止咳;茯苓甘淡渗利而平,善健脾利湿;枳壳苦泄辛散微寒,善理气行滞,气畅则湿散。五药合用,可助君臣药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故为佐药。甘草甘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伍,辛温燥散,共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之功,故善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


    恢复期:部分患者仍存在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及社会功能等障碍,中医病机特点为正气受损、余邪未尽、肺脾肾虚,或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健脾、补肺益肾,通过扶助正气,恢复机体功能,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生脉饮


    生脉饮组方


    唐代名方——“生脉饮”,出自唐代 · 孙思邈的《千金方》,本方共有三味药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在千金方中提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因此这个方子主要以补气为主,气行则血行,通过补气推动血的运行,来达到祛瘀的作用,从而达到补血补气的作用。明代吴昆在《医方考》中曾经提到,这个方剂“一补,一清,一敛”。

    本方中红参补气为主,麦冬养阴偏寒,有清的作用,五味子收敛补肺气的作用。现代的生脉饮的主要成分人参为什么成了红参?其实红参就是人参的炮制品,通过炮制去其阴柔之性,增强其温补的作用,配在方中,适合气弱血虚的病人长期服用。


    《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通过理清中成药防治疫情的可能机制和最佳介入时机,运用专家共识法,较为全面总结了中成药防治COVID-19的优势价值,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以期对国外疫情国家或地区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以及今后国内疫情常态下防控的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